第二十題 關於『原罪』和『罪性』的問題
(2014,1,9最新修訂)
原罪的說法原是羅馬天主教的謬道
關於原罪的說法本是羅馬天主教的錯誤說法。他們認為由於亞當夏娃的犯罪墮落,成為將亡的罪人,他們的一切子孫後裔,包括每一嬰孩,也都因始祖的犯罪而在母腹裏就有了原罪。他們將人後天自己所犯的罪稱為本罪,將由於亞當夏娃犯罪而歸給他們的罪稱為原罪(他們不是指遺傳而來的犯罪的傾向,而是指從母腹中懷胎時就已承受的原罪)。因此他們主張要給嬰孩施洗,以洗去他們的原罪,這樣他們萬一死了,也能被接升入天堂。如不給他們施洗,他們死後就不能升入天堂,只能永遠躺在雖無痛苦也無快樂的嬰孩獄裏。由於原先受到羅馬天主教遺傳的影響,後來某些基督教會也仍保持了原罪的說法,雖然不一定繼續為嬰孩施洗。但是原罪的說法並不符合聖經的教訓。他們唯一的經文根據,就是大衛犯罪墮落後痛悔認罪時所說的一句話。大衛說:『我是在罪孽裏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後一句譯意不正確。按希伯來原文逐字直譯為中文是:看哪,我是在罪孽裏被生出來的,並且我的母親在罪中懷了我的胎。逐字直譯英文是:Behold, in iniquity I was
brought forth, and in sin my mother conceived me.)。』(詩51:5)。其實,未出生的沒有思想意識的胎兒本身是無罪的,不能分辨是非的嬰孩本身也是無罪的;上帝在審判的時候絕不會審判胎兒和嬰孩;甚至上帝早就明確宣告,祂絕不會因父親所犯的罪,刑罰兒子。耶和華上帝說:『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結18:20)。亞當夏娃的子孫後裔決不可能因所謂的原罪而受刑罰。至於上帝說:『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20:5)。按原文應譯為:『我必視察(VISITING)他的罪,……直到三四代。』因為父母的罪惡由於遺傳和榜樣,常會影響子女,直到三四代。因此,我們嚴格根據聖經的教訓,並不相信人有原罪的說法。我們世人所以定為罪人的原因,不是因為『原罪』,而是『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3:23,10)。至於經上所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而來,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5:12)。這是說明世人所以成為罪人的原因,是由於始祖犯罪後,本性就已敗壞墮落,從此有了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今生的驕傲,和犯罪的傾向,而這種犯罪的傾向也已遺傅給亞當的每一個子孫後代,因此每一個人出生後也都有了各種肉體的情慾和犯罪的傾向,也因此必然會在心靈意念,言語行為上犯各各種罪。正如上面經文中所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而來,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我們雖無原罪卻有犯罪的傾向或說罪性
至於大衛所說『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按原文和英文應正確譯為:我母親在罪中懷了我的胎)』,是在他犯罪墮落,感到自己肉體敗壞,痛悔認罪的心情下所說的一句話,而且應被正確理解為我們每個人出生後,因著遺傳在我們的肉體中就有了犯罪的傾向。但我們也要看一看天使長加百列論到將要出生的施洗約翰所說的一句話:『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裏就被聖靈充滿了。』(路1:15)。其實在母腹裏的胎兒,是毫無思想意識的,所謂被聖靈充滿,也只能體會作蒙聖靈揀選和保守的意思。因此不論大衛也好,施洗約翰也好,都同樣是沒有原罪的,但也都同樣是具有肉體的情慾和犯罪的傾向的,有人稱之為罪性。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同樣如此。
罪性是必須不斷在主裏治死的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靠聖靈重生,獲得屬靈新生命,並還要不斷靠聖靈住在我們心裏,治死我們肉體的情慾和犯罪的傾向,也即治死我們的罪性,才能過聖潔無罪的生活。而且我們不是一次治死,就永遠治死。我們卻要像使徒保羅那樣時時不斷,天天不斷靠聖靈的大能治死自己的肉體的情慾和犯罪的傾向。正如使保羅所說:『我是天天死。』(林前15:31原文和英文)。意即天天不斷求靠主將自己的肉體情慾和老我釘死在十字架上。懷愛倫也這樣解釋說:『保羅的成聖乃在乎時時與自我鬥爭。他說:「我是天天死」(林前15:31英文和原文)。』(《彰顯主基督》
保羅還教導我們說:『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上帝為仇,因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上帝的喜歡。如果上帝的靈住在你們心裏,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羅8:7-9,13)。
在另一處又教導我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按原文應譯為在聖靈裏,或藉著聖靈,含有依靠聖靈和順從聖靈的意思)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欲了。』『凡屬基督耶穌(也有依靠和順從基督的意思)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欲,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加5:16,24)。
保羅自己更以身作則,為我們留下了美好的榜樣。他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舍己。』(加2:20)。另一處又說:『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6:14)。
保羅還教導我們,我們不但可以靠著主的聖靈不斷治死我們的肉體、情慾和犯罪的傾向,而且還能在聖靈裏結出九種聖靈的果子:『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5:22-23)。甚至還能靠著聖靈效法主耶穌,『就變成主(耶穌)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3:18)。
主耶穌更為我們留下了聖潔無罪,完美無瑕的榜樣。懷愛倫在『歷代願望』一書中教導我們說:『祂取了我們的人性,經過我們的人生歷程,「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來2:17)。我們若遭遇耶穌所未曾忍受的事,那麼在這一點上撒但就要說,上帝的能力是不夠我們用的了。因此,耶穌「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來4:15)。他忍受了我們所要遭遇的每一種試煉。凡不是白白賜給我們的能力,他不曾為自己使用過。作為人子,他來應付試探,並靠上帝所賜的能力得了勝。……耶穌基督用祂的人性接觸人類;同時用祂的神性握住上帝的寶座。作為人子,他給我們留下了順服的榜樣,作為神子,他給了我們順服的能力。』(第1章第24-25頁引自簡體字的最新譯本)。
在另一章中又提到:『耶穌說:「這世界的王將到,他在我裏面是毫無所有。」(約14:30)。在他裏面,沒有絲毫能受撒但誘惑的意念。他絕不同意罪惡,甚至連一點兒向試探讓步的意思也沒有。我們也可以如此。基督的人性與神性聯合起來,有聖靈住在他裏面,使他準備妥當應付這場鬥爭。而且他來,是要使我們與上帝的性情有份。只要我們因信與他聯合在一起,罪惡就再不能作我們的主了。上帝牽著我們信心的手,使它緊緊握住基督的神性,使我們的品格能達到完全的地步。』(歷代願望12章118頁)。
另一章又說:『上帝為兒女所定的理想,遠超過人所能想到的最高標準。「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這道命令就是個應許。救贖的計畫要把我們從撒但的權勢下完全拯救出來。基督要使心靈痛悔的人從罪惡中徹底分離。他來,是要除滅魔鬼的作為;並派聖靈住在每個悔罪者心中,保守他不犯罪。
不可以撒但的勢力為行錯事的藉口。自稱跟從基督的人,對自身品格的缺點若作什麼推諉,撒但就歡欣雀躍。因為使人犯罪的正是這些推諉之辭。犯罪是不可原諒的。上帝的每個兒女,凡是信而悔改的,都能達成聖潔的性格和基督化的人生。
基督徒品格的理想標準,是完全基督化。人子在他的生活上如何完全,他的門徒在他們的生活上也當如何完全。耶穌在凡事上都與他的弟兄相同。他成了肉身,與我們一樣。他也饑餓、口渴、疲勞、靠食物養生,靠睡眠恢復精力。他與人類共甘苦,同時他是純潔無瑕的上帝的兒子。他是成了肉身的上帝;他的品格必須成為我們的品格。』(歷代願望31章312-313頁)。
感謝主,我們看到啟示錄中論到十四萬四千人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啟7:14)。另一處又論到他們說:『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啟14:5)。可見,十四萬四千人都是不斷信而悔改,因信稱義,得蒙主寶血洗淨的;而且也都是因信成義,靠主成聖的,甚至被上天稱為『是沒有瑕疵的』。有些人堅稱只有主耶穌是沒有瑕疵的,卻不相信基督徒也能在基督裏成為沒有瑕疵的。如今,默示『啟示錄』的主耶穌基督也稱讚末後的十四萬四千人說:『他們是沒有瑕疵的。』(引錄自路光網站www.godsword7.net)(路光寫於2006,3,7.最新修訂於2010,12,10和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