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简体字总目录  回到圣经分卷研究释要新约分卷目录

希伯来书

以下有提多书和腓利门书

 

提多书

 

作书者:使徒保罗  1:1-4

 

受书者:

提多(1:4)。他是一个希利尼人,曾偕同保罗上耶路撒冷,保罗曾坚决不让他受割礼(加2:3-5)。他原是安提阿教会的人(加2:1.15:1-4)。他也是保罗带领归主的,并成为他亲密的同工(多1:4.林后2:3,12,13. 7:5,6,13,14. 8:16-18,23. 12:14,18)。

    提多当时是在革哩底教会工作(多1:5)。『外传告诉我们说,提多曾作了革哩底的监督,且到了高龄时期才安然的去世。』(圣经手册821 页)

 

作书时地:

    大约和提摩太前书相同,约于主后65年在马其顿所写。

 

本书背景与大意:

    当保罗从马其顿监狱初被释放后,自然有不少教会事工需加以整顿与指导。于是保罗自己先到马其顿(腓1:26),而劝提摩太仍住在以弗所(提前1:3),并将提多留在革哩底,以帮助、整顿、管理与牧养当地教会(多1:5)。如今保罗又写此信给提多,信中就怎样照管和牧养当地教会事工,予以重要而切实的指导。

    革哩底『是一个海岛,又名为康提亚(Condia),在希腊东南岸,在介乎爱琴海与地中海之间的边境上,约有150 哩长,7 30哩阔。多山,该地的山谷极其肥沃丰饶,人烟也极其稠密,素有『百城之岛』的绰号。……但他们的道德名誉却非常的坏。在新约时代曾有不少犹太人侨居在那里。』这些侨居的犹太人早在五旬节灵雨沛降时去过耶路撒冷(徒2:11)。保罗乘船去罗马时也曾经过那里(徒27章)。除此之外,圣经别无其他明显记载,还有甚么使徒去过那里。至于『本书信所显明的革哩底教会,或许是保罗在哥林多,或以弗所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两个城是靠近革哩底,且与它有着商业上的密切关系。』(圣经手册821-822页)。

 

本书大题:

    (一)怎样治理与牧养教会?

    (二)要以纯正的道理和榜样来照管与牧养教会!

 

本书钥节:1:9,13. 2:1,7-8,15. 3:1,8.

 

本书分段:

(一)信首自荐,称呼和祝福 多1:1-4

(二)关于设立长老(或称监督)的指示 多1:5-16

    一.要在各城设立长老 多1:5

    二.长老必须具备的条件 多1:6-9

    三.长老具备这些条件的重要性(长老必须负起的责任)1:10-16

        1. 『要堵住』传讲谬道,败坏人的口(参1:9.须『把争辩的人驳倒了』) 1:10-11

        2. 『要严严的责备他们,使他们在真道上纯全无疵。』

          (参1:9.须『将纯正的教训劝化人』) 1:11-16

            注:多1:13中『你要』两字,英文和原文圣经中没有『你』字,因此按英文和原文应译为『要』,它既包含『你要』的意思,也包含『长老要』的意思。这样就和1:11中『总要』的意思相一致,也能与1:9 中的意思前后一气相通。  

(三)关于牧养工作的指示 多2:13:11

    一.要以纯正的道理和榜样劝勉各等信徒 多2:1-15

        1. 怎样劝勉老年人,老年妇人,少年妇人及少年人(指劝勉的内容方面) 2:1-6

        2. 自己凡事要显出善行的榜样,以身作则! 2:7-8

        3. 怎样劝勉仆人 2:9-10

        4. 以基督荣临的有福盼望勉励各人 2:11-15

    二.要以纯正的道理和榜样提醒众人 多3:1-8

        1. 对政府和国家:遵从掌权者,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3:1

        2. 对众人:谦让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 3:2

        3. 以信徒本身所蒙的救恩勉励他们 3:3-8

          (1) 信徒从前无知有罪的光景 3:3

          (2) 如今所蒙的救恩(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以致因主恩得称为义,并承受永生的盼望) 3:4-8

    三.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家谱的空谈,及各样分争 多3:9

    四.要警戒分门结党的人,如不改正,则弃绝之 多3:10-11

(四)书末的嘱咐、问安与祝福  3:12-15

    一.书末的嘱咐(三件事) 多3:12-14

    二.问安与祝福  3:15

 

 

 

腓利门书

 

作书者:

使徒保罗,当时有同工提摩太一同具名。 1:1

 

受书者:

主要为腓利门(1:1)。他是歌罗西教会的一位富足的圣徒和义工,热心于教会圣工,在他家中设有圣徒的聚会之所(门1:2)。亚腓亚大概是他的妻子。亚基布是当地教会的负责人(西4:17.提后4:5)。他家中的教会显然是指在他家中聚会的一部分信徒,本书信也是附带给他们的。(多1:1

 

作书时地:

本书信和歌罗西书,以弗所书以及稍晚写出的腓立比书一样,同为保罗第一次被囚于罗马时所写,被称为四封『监狱书信』之一。其写作时间约为主后62年,与歌罗西书,以弗所书同时送往受书者(弗6:21-22.西4:7-9.10,12节)。

 

本书背景与大意:

当时有腓利门家中的一个年轻逃奴名叫阿尼西母,可能因严重亏负他的主人或是偷窃他主人的财物而逃亡罗马,后来因生活无着而去寻找先前即已认识的保罗,结果被保罗劝化归主。因保罗当时虽在罗马被囚,却是蒙准住在自己所住的房子里,得以向来访者自由传讲真道,足有两年之久(参徒28:16,30,31.6:19-20.1:12-13)。

    保罗原想留他在身边,为要培养他从事圣工,但在未得他主人同意之前,保罗不愿这样做。因此保罗打发阿尼西母先回到他主人那里去,与他主人恢复和好,同时也写此书信交他随身带给他主人腓利门。信中见证了阿尼西母的悔改归主,并要求腓利门重新接纳他,『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弟兄』,并要求他收纳他如同收纳保罗一样。凡他所亏欠于主人的,保罗也都愿代为偿还。此外,保罗还在此书信中,委婉地表示了自己原想留下他,培养他从事圣工的意愿,并表示了自己对对腓利门的信任:『我写信给你,深信你必顺服,知道你所要行的,必过于我所求的。』另外,保罗在同时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中,还特意推荐并差派阿尼西母作为代他送信的教会使者之一,和推基古同去。说:『我又打发一位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他们要把这里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西4:9)。

据某一外传说,后来腓利门也果然领会并实现了保罗的心愿:使阿尼西母摆脱了奴仆的身份,而获得了自由。『有一个传说告诉我们说,阿尼西母以后曾作了庇里亚教会的监督。在约50年后伊格那丢(Ignatius)曾提及阿尼西母为以弗所的监督。』(圣经手册826页)。

 

本书大题:保罗代阿尼西母向腓利门求情

 

本书钥节:9-10节,17-18

 

本书分段:

(一)自称、称呼和祝愿  1-3

(二)为腓利门的爱心、信心而感恩与欢乐(对他爱心信心的称赞) 门4-7

(三)为阿尼西母求情 门8-21

      一.求情的方式:8-9

          (爱心的求情,胜于放胆的吩咐!尽量不使用权柄,

除非到不得已时!)

二.求情的根据:10-12

          1. 阿尼西母已信主了 10

          2. 阿尼西母已改变了 11-12

      三.两个要求:13-21

1. 表示自己曾有意留下他,但不愿勉强主人答应

13-14

          2. 劝主人接纳他为亲爱的弟兄,并接纳他如同接纳保罗一样 15-21

(四)附带一个要求(为保罗出狱后的工作预备住处)  22

(五)问安与祝福  23-25

 

 

本书中的宝贵信息

 

    (一)有改革社会的道理:保罗以自己为阿尼西母代求的榜样与福音的教训,动摇并摧毁了当时代奴隶制社会的基础。

 

    (二)有救恩的道理(人和上帝和好的道理):

 

一.保罗为阿尼西母代求的事,彰显了基督对信而悔改之罪人的大爱!

     1. 保罗为阿尼西母(原为逃亡的奴隶)代求,正如主也为我们信而悔改的罪人(原也为远离天父的将亡罪奴)代求!

     2. 保罗称阿尼西母为儿子(10节),为亲爱的兄弟(16节),正如主称信祂的人为弟兄,也不以为耻。(来2:11)。

     3. 保罗称他是自己心上的人(12节),正如旧约时代大祭司胸牌上刻着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所预表的,主也时刻将祂的每一子民放在心上,成为祂心上的人!(赛49:14-15

     4. 保罗要求腓利门收纳阿尼西母如同收纳保罗一样(17节),正如基督在天父面前要求天父悦纳信而悔改的罪人如同悦纳主自己一样。因主已将自己的义,自己的功劳,完全归在我们的身上。

     5. 保罗说:阿尼西母若亏欠腓利门甚么,都归在保罗的账上,他必偿还。正如主也将我们所亏欠于上帝的罪债,都归在主自己的身上,并且主也在十字架上亲身为我们舍命流血,偿还了我们的罪债(彼前2:24. 20:28)。

 

    二.阿尼西母的改变,说明了悔改的真谛:

     1. 深切的悔改认罪

     2. 真实的彻底改变

 

    三.福音改变人,超升人的大能的例证!

     1. 阿尼西母的改变:过去是罪奴,现在是天父的儿女。过去无益于人,现在有益于人,从而名符其实地被称为『阿尼西母』,意为『有益的』。阿尼西母后来成为主所重用的仆人,成为教会的监督。

     2. 保罗的超升(何等像基督) 林后3:18

 

(三)肢体生活的道理(人与人和好的道理):

    如阿尼西母与腓利门,保罗与腓利门,以及保罗与阿尼西母彼此之间,都留下了美好的榜样与教训。